纳米比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欧洲人,带来了文明,也带来了动荡 [复制链接]

1#

即便到了现在,我们仍然能够看出欧洲对非洲瓜分的痕迹。

年,我访问了苏丹。当时南苏丹刚刚独立不久,苏丹仍然沉浸在领土分裂的伤痛之中。

苏丹除了首都之外的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千净的饮用水。由于是伊斯兰国家,人们喜欢在家门口放一个陶罐,装水供来往的行人饮用。但在苏丹,这些陶罐中的水大都是浑浊的,外人喝了会拉肚子。

在我访问时,苏丹首都喀土穆还只有一栋高楼,剩下的都是泥泞的村庄。由于社会资源太匮乏,教育自然也无法保证。但我在通往埃塞俄比亚的边境地区,却遇到了一位英语流利的苏丹商人。他穿着衬衫和笔挺的裤子,显得文质彬彬,与我遇到的大多数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我把这一印象告诉他时,他谦虚地说:“这没什么。其实有一段时光,我们苏丹人都受过非常良好的教育,只是现在消失了。年龄大一点的人都享受过那段时光。”

我想他指的可能是苏丹独立之前的那段时光,那时候英国和埃及共同管理苏丹,没有战乱,也没有分裂。

果然,谈到现实,他的眼光暗淡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他继续说,“为什么好好的国家必须分成两个,你不理我,我不理你……结果南边也完蛋了,北边也完蛋了……难道这样就叫好日子?

南苏丹拥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但是炼油厂和通往海边的管道却在苏丹境内。南苏丹与苏丹交恶后,南苏丹不供给苏丹石油,苏丹不准南苏丹使用管道和炼油厂,结果立刻形成了双输的局面:北方陷入了贫困,南方进人了战乱当非洲的其他国家大都慢慢进入了稳定期,曾经稳定的苏丹却变成了最新的战乱区。

到底为什么要分裂?也许根子不在苏丹本身,而在于殖民地时期的遗留问其实苏丹本身就是一个依靠宗主国强行捏合的国家。

19世纪,欧洲对非洲采取殖民竞赛时,存在着两个特殊的名词,一个叫2C”,另一个叫“2S,也代表着两个国家的野心。

所谓“2C”,指的是英国人对占领非洲的规划。非洲是一个庞大的大陆,英国人不可能占领全部,但它希望有一条贯穿非洲大陆的轴线,这条轴线南北绵延数千千米,从北面埃及的开罗(Cairo)一直延伸到南面南非的开普敦(capeTown)这条轴线包括了现在的埃及、苏丹、南苏丹、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赞比亚、马拉维、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等十四个国家。除了这条轴线,英国人还占领了一些其他区域的零星国家,如西非的尼日利亚、冈比亚、加纳、塞拉利昂等。

当英国制定了“2C”战略时,法国作为英国最大的竞争对手,也相应地制定了“2S战略。既然英国人从南向北寻找轴线,法国人就要从东向西寻找轴线。法国在非洲最重要的领地,亦即“2S”战略的西端包括两块:第一块是阿尔及利亚,这里距离法国只隔着一个地中海,已经被当作法国本土的延伸;另一个则是塞内加尔(Senegal),它位于西非的大西洋海岸,是法国在西非最早的立足点。

塞内加尔就是“2s”的西端塞内加尔有一个叫圣路易(Saint-Louis)的城市,这座城市建在一座小岛上在塞内加尔与毛里塔尼亚两国之间,有一条叫塞内加尔河的界河。当这条界河来到大西洋海边,向南拐了个弯,河流距离入海口还有几千米的地方形成了个小岛,就是圣路易了。

这个小岛保存了完好的殖民地建筑,带有浓厚的欧洲风格,可见法国当初多么用心于建设。

除了圣路易,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则是法属西非的*治中心,也是整个西非地区(除了尼日利亚)唯一具有大都市风范的城市。

“2s的另一端在遥远的非洲东海岸,也是著名的非洲之角的索马里(Somalia)。在这两个遥远的“S中间,则是一连串的国家,它们横贯了西非、北非和中非。现在西非的国家中流行一种叫西非法郎的货币,这些国家当初都属于法国殖民地,它们是塞内加尔、马里、布基纳法索、贝宁、多哥、尼日尔、科特迪瓦。另外,还有已经退出使用西非法郎的毛里塔尼亚和几内亚,曾经也是法国殖民地。在中部非洲,还有一群使用中非法郎的国家,也曾经臣属于法国他们是加蓬、喀麦隆、乍得、中非共和国和刚果(布)。另外,有一个小国曾经是西班牙殖民地,现在也在使用中非法郎,它是赤道几内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